每年冬天,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右图)。据右图回答下题。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A.防太阳暴晒 | 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
C.防病虫害 | D.防洪、防涝 |
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
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
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
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
今年60岁的杰恩和安娜夫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农场常有许多来自西部牧场的牛群在此肥育,并就地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年这种盛况少见多了。”根据其工作年历(见表)和所提供的材料完成20~22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耕作 |
施肥 |
播种玉米、 大豆 |
田间 管理 |
作物收成 |
翻土 |
|||||||
畜牧 |
生猪饲养并进行免疫接种 |
杰恩和安娜的农场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B地 | B.C地 |
C.D地 | D.E地 |
该农场近年来自西部牧场肥育牧畜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交通发达
②人们饮食习惯改变
③腌肉需求量大增
④节省运费
⑤饲料作物栽种大幅缩减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⑤ |
C.②⑤ | D.①④ |
图中著名电子工业城市F将新兴工业企业建在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原因是()
A.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廉价、土地及房租便宜的条件 |
B.当地交通运输便利、科技发达 |
C.当地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
D.当地环境优美、市场广阔 |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的交通状况图,读图回答18~19题。从图中的铁路线分布,可以推论其路线选择的主要经济功能为()
A.内陆资源的出口 | B.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 |
C.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 | D.促使人口向沿海迁移 |
由图中各国国界的划分和铁路的分布看,显示其发展过程深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人口的分布 |
B.矿产的分布 |
C.殖民的背景 |
D.地势的高低 |
图中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读图回答16~17题。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温和多雨 |
B.植被具有耐寒特征 |
C.雨热同期 |
D.适宜生产柑橘、葡萄 |
读图回答14~15题。关于图中E河流的正确叙述是()
A.E河是澳大利亚第二大河流 |
B.E河属于印度洋流域 |
C.E河流有结冰期 |
D.E河流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
关于图中①与②两地沿岸气候的正确叙述是()
A.①海区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
B.②海区沿岸是热带草原气候 |
C.两地气候不同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
D.两地气候不同,形成原因也不相同 |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12~13题。
关
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河流的流向一致 |
B.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丘陵为主 |
C.河流冬季封冻期长,航运不发达 |
D.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变化小 |
关于该区域所在国家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
B.制造业发达,核电比例世界最高 |
C.中小城市发达,人口总数近年逐渐减少 |
D.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游人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