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地形图(西部靠海)。

材料二,部分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农作物类型
生长习性
甜菜
喜温凉,主要分布于中温带
水稻
喜水热,主要分布于季风区
葡萄
喜光热,耐干旱,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度之间及南纬30-45度之间
棉花
喜光热,耐干旱,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1)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670米          B.410米              C.110米             D.41米
(2)如果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由地形造成的,则该区域为________(南或北)半球。请说出该区的地质灾害(至少两种),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3)请简要分析图中L河段的水文特征。
(4)读材料二,如果要在该区域南部开阔平地发展农业,请你为当地农民从表中选择一种农作物,并分析该农业类型在此地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灾害防治
2014年1月,暴风雪席卷美国中西部到东北部大部地区,并带来强风、暴雪和剧烈降温天气,影响范围波及22个州l亿居民,当地媒体将其称为60年以来最为强烈的风暴。
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相应做的准备工作。

旅游地理
下图为我国著名旅游景点一一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汶河上石拱桥(距今约1400年)景观。该桥桥面较平缓,且跨度较大:桥的大拱两端各设两小拱。

从气候、水文、交通运输方式的角度,说明赵州桥的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所对我国东北某省M区域的湿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科研人员在针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30年来该区域内7月平均降水总体趋势在减少,7月日平均气温在升高,湿地的“冷湿”效应正在逐渐向“暖干”方向转变。图1示意研究区域,图2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图1图2
(1)据图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原因。
(2)推测30年前该地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的主要原因。
(3)针对该区域环境的变化,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得到落实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改观?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峡是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较大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地带。地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沟通大陆和大陆、大陆和半岛的中间桥梁,也是交通的咽喉要道。地峡比较狭窄,两侧邻海洋,是开凿运河的良好地段。图7是近些年备受世人关注的某地峡(K)地理位置及拟定运河路线分布图。

(1)据提供信息,描述K地峡的地理位置。
(2)在该地峡开凿运河的众多方案中I、II最具代表性。请确定你支持的方案,并说明理由及施工前应重点考虑的自然条件。
(3)若在K地峡开凿了运河,列举可受益的主要国家,并简述其原因。

环境保护
材料一霾在气象学中是一种天气现象,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霾天气出现时,会给人们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 2014年1月中旬影响我国中东部的一次霾天气和当时天气形势(如下图所示)。

(1)分析图示天气形势对我国中东部霾天气的影响。
(2)提出城市防治霾天气采取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