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①甲——热带雨林风气候②乙——亚热带季风气候③丙--地中海气候④丁--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当乙地处在气温最高月时,从马六甲海峡经北印度洋海区驶往红海的轮船航行时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哥本哈根会议向全人类提出了“低碳减排”要求,以下做法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①烧煤做饭改为烧柴;②发展沼气,改变能源结构;③街道彻夜灯火辉煌;④发展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⑤经常使用一次性用具。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我国江南部分丘陵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 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红色荒漠” 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乱垦滥伐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污染环境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