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2)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3)日本3• 11强烈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判断核污染对中国影响的大小,并简述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内蒙古东部某县土地荒漠化状况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土地),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
二是
前者主要包括:
后者主要包括:
(2)上图中土地荒漠化的变化趋势是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3)针对我国西北荒漠化的实际,在防治荒漠化的过程中,核心,有效措施是

结合以下材料和相关知识,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从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这说明经济发展必须加强联系。
(2)泛珠三角又称“9+2”,请写出“9+2”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
(3)在“9+2”的9省区中,广东与其他省区各具什么优势?
广东的优势:
周边省区的优势:

读我国西电东输略图,回答:

(1)我国常规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煤炭主要分布在地区,水能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分布在、中南、西北地区。(2分)
(2)A线工程是将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的火电送到地区;(2分)
B线工程是将地区的(能源名称)输往沪宁杭地区;(2分)
C线工程是将流域的水力资源输往三角洲地区。(2分)
(3)图中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
。(2分)
(4)A.B.C工程的实施,对能源的输出地的积极意义是:
。(2分)

读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
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二: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
材料三:“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
(2)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
(3)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点。(3分)
(2)从地形、气候角度说明自然条件对贵州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10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