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站在历史的新高点,中国打造民族复兴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国家公祭日,就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和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为铭记历史,全国各地举行了升旗仪式、和平法会、烛光祭等形式的悼念活动。活动凝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共同精神信仰,勉励国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材料二:“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2014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功能的角度,阐述开展公祭活动会对当代国人产生怎样的价值引领。
(2)结合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科学发展观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旅游贷款、装修贷款、出国留学及助学贷款等,名目繁多的消费信贷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也给人们带来了还贷的经济压力。
有人提出,提倡贷款消费违背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材料一我国的就业形势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是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材料二 2012年11月16日,某电器公司人事经理与陈某签订《劳动协议》,约定由陈某负责输送一批员工到该公司从事电器安装工作。2013年1月19日,该公司认为员工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于是张贴公告与该批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要求员工在两天内结算工资离厂,但员工不同意,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到7月31日并长期在厂内聚集,影响企业正常运作。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2)结合材料说明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某校高一年级政治学科兴趣小组对“当代中学生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以下是他们这次调查得出部分结论:
结论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的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个群体的消费特点及动向,如今越来越引起了生产产家的关注。
结论二中学生的消费有向享受型、高档型、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的趋势。
请结合上述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1)试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析结论一的内容。
(2)请你谈谈对中学生中存在的这种消费观的认识。

材料一 2012年秋,东北三省连续的强降雨,导致玉米产量锐减。再加之高油价使得运输成本再度增加,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的“连锁反应”表现明显。
材料二玉米价格上涨,饲料价格必涨。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前后,肉、蛋等农产品价格此起彼伏的上涨。一轮接着一轮农产品涨价与饲料价格不无关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玉米价格上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材料阅读〗:校门口的风景
时间:2013年10月某日。
地点:某县城中学校门口两侧。
东侧:两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个戴着墨镜的先生,一个时尚的女服务生,一幅广告“排八字、调气场,保证分数日日高!”。数十个家长与家长排队等候。
西侧:一书贩,一排书架:《教你做人上之人》、《强盗生存逻辑》、《少女的情怀》、《佛学与人生》、《转法轮》……不少学生驻足翻阅……
(1)东西两侧的不同风景,分别代表着什么的文化?你怎样看待这两种文化?
(2)为什么在文明的社会中还会存在这样的风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