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10年飞行之后,欧洲航天局“菲莱号”探测器于2014年11月12日成功着陆目标彗星,从而成为人类历史上首颗着陆彗星的探测器,这将有助于人类探索与太阳系形成、地球上水的来源及至生命起源的有关奥秘。一系列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创新认识规律就能推动彗星认识的发展
②对彗星奥秘的遐想是彗星探索实践的基础
③对彗星的真理性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现代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彗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哈根达实验”是一个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典实验,说的是消费者在面对一大一小两杯冰淇淋的选择时,哪怕那个10盎司的杯里装有8盎司冰淇淋,而那个5盎司的杯里装着不过6盎司的冰淇淋,就因为消费者看到的是一个没装满,而另一个漫了出来,他的选择就会倾向于“小杯”的,甚至还往往会为“这杯少的”付出高价。据此回答1—2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 A.感性认识具有欺骗性,是假象 | B.感性认识不是对事物的反映 |
| C.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觉 | D.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可靠 |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
| A.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 | B.用认识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
| C.把握事物的真象,不被假象所蒙蔽 | D.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
| A.实事求是 | B.群众路线 | C.独立自主 | D.党的建设 |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 B.客观唯心主义 |
| C.形而上学 |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 )
|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
|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
| 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
|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