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知名导演张艺谋语)。温润的气候、丰沛的自然资源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名。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材料二 1990年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74.4平方千米, 2005年达到285平方千米,在全国660个城市中位居第八。1990年,成都市中心城区非农人口仅为161万人, 2008年,成都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已达到441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超大城市。下图为四川盆地简图。

材料三 黑苦荞多生长在高寒地区,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预防高血压、癌症等多种疾病中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五谷之王”。西昌大凉山区的甘洛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海拔4288米。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16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80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该县出产的黑苦荞,色泽乌黑,颗粒大,品质优,为“中国黑苦荞之乡”。 早在300年前就有野生黑苦荞驯化栽培的文献记载。现甘洛县黑苦荞种植面积有32000亩,总产量达到4800吨,位列全国首位,黑苦荞产品远销国内十多个省市及欧美市场。
(1)试分析材料一中的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4分)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你认为成都宜居吗?说明理由。(6分)
(3)试分析甘洛县发展高品质黑苦荞产业的有利条件。(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大气的受热过程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统万城遗址分布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于是匈奴人定都于此,取名统万城。直到15个世纪前,它处于山环水绕之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现在则是荒漠连天,就像远去的楼兰古国,处于被沙漠的掩埋之中。
(1)统万城遗址位于现(省级行政区)之间。
(2)说明图中城市主要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
(3)从地理方面分析导致统万城从繁荣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

(共16分)右图为我国东部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C),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7月均温的范围值是,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共11分)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表,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3分)
(2)据图中信息判断出甲、乙两城市各自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共13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K山脉名称,走向是
(2)写出G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3)写出M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
(4)写出B山脉西、东两侧的省区
(5)列出E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哪些重要分界线?(至少5条)

【环境保护】
材料一 大、小兴安岭林区和长白山林区通称东北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材料二 整个东北现有林木已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大减少。由于毁林速度大于造林速度,森林覆盖率大大减小,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东北林业资源的减少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4分)
(2)东北林区在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要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你认为具体应做哪些工作?(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