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8.(24 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饱和水汽遇冷附着于地面物体凝华而成。吉林市区溯流而上十五公里,因修建丰满水电站而形成的巨大人工湖泊——松花湖,冬季尽管湖面一抹如镜、冰冻如铁,但从大坝底部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是4℃,特定的条件让吉林雾淞驰名天下。“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图甲为吉林省等高线图,图乙为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
材料二  东北有机大米是农民有区别地选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山泉水或无污染河水灌溉的地区种植的稻米。通常一年一熟。吉林省的舒兰大米、万昌大米、大荒地大米盛名中外。
(1)吉林雾淞观赏区有“夜看雾,晨看挂”之攻略,请利用所学地理知识简析当地“雾”、“挂”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述图乙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
(3)分析吉林省盛产优质大米的自然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基础是,条件是,目的是
(2)在该复合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原因是,所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变革
(3)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将会出现的后果
(4)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垃圾归类,回收利用
B.过量开采地下水
C.建立“树木银行”
D.开发利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

(5)针对国情,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是人口战略、资源战略、

读“我国南方某丘陵山区人地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

(1)根据以下内容填表(填字母即可)。

A.人均耕地减少 B.土地退化
C.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D.毁林开荒

E.破坏植被 F.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2)造成当地农民不断开垦荒地的根本原因是
(3)改善当地人地关系的基本策略是①;②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9分)。

(1)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A ,b,C
(2)a区与c区的界线与mm年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3)b区与C区的界线上有山脉
(4)平均海拔高度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b>c B.b>c>a
C.b>a>c D.c>a>b
(5)有关江苏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在东部季风区②以平原为主③都是湿润区④跨亚热带和暖温带⑤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其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图示区域也是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区域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吉首市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在此交会。年降水量1 440.5毫米,日照1 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连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已探明该地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3)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吉首市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10分)

图A、图B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C、图D分别为图A、图B中M、N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M、N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
(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