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 年5月,中国与肯尼亚正式签署蒙内铁路项目合作协议。该铁路将由中国公司承建。中国的资金、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将惠及铁路沿线的非洲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平等互利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促进发展是中非共同关注的主题
③体现了中非平等互信、合作共赢
④国际援助是促进非洲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最近两年面对大灾大难的冲击,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促发展、保和平的大国形象,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不断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如果让你写一篇文章概括中国最近两年的外交成就,你的题目应该是()
A.积极面对世界冲击,彰显大国形象 |
B.实施多元外交,构建和谐世界 |
C.世界一家,和谐共荣 |
D.树形象、彰国力、促和谐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局面。”中美积累正能量,需要双方()
①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加快世界多极化形成进程
②尊重和维护两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③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A.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与合作、冲突和对抗 |
B.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多个方面 |
C.国家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相悖的利益 |
D.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 |
中国自主承诺要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减少40%~45%。但中国政府表示坚决拒绝海外监督机构检查其减排进展,即便此前美国曾向中国不断施压。由此可见()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独立权
②中国对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坚决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
④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