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②为全国全党人民团结奋斗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④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 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日”和“公祭日”的确立()
①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②说明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有利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表明我国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对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这说明()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无穷的魅力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自强不息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他是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是知名度最高的普通士兵,“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然保持着魅力。对陌生人的关怀、友善的捐助、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奉献……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精神()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下面对民族精神理解错误的是()
|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
| B.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
| C.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
|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民族精神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过去我国思想家就提出“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今天,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 A.热情好客和英勇顽强的精神 | B.注重团结和爱好和平的精神 |
| C.崇尚交流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 D.自强不息和睦邻友好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