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②碱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⑤生成水的质量;⑥前后温度的变化;⑦操作所需时间
| A.①②④⑥ | B.③④⑤⑥ |
| C.①③④⑤ | D.全部 |
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
| B.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
| C.部分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解释 |
| D.杂化轨道全部参加形成化学键 |
在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含有AlO2-的溶液中:Na+、Al3+、NO3-、、Cl- |
| B.使淀粉碘化钾变蓝的溶液中:K+、HCO3—、S2-、SO42- |
| C.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NO3-、Cl-、Na+ |
| D.透明溶液中:Na+、MnO4—、Na+、SO42— |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 B.原子半径:③>②>① |
| C.电负性:③>②>① |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BF3是三角锥形分子 |
B.NH4+的电子式: ,离子呈平面形结构 |
| C.CH4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p轨道形成的sp σ键 |
| D.CH4分子中的碳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 σ键 |
在实验中,要想使氯化铝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石灰水 | B.氢氧化钠溶液 | C.硫酸 | D.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