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KClO3与1.0g MnO2混合均匀加热
Ⅱ.将x g KClO3与1.0g CuO混合均匀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 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 mL |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后方可以成为生活饮用水。各种指标的主要要求为: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嗅异味 c. 水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①前两个指标可以利用的吸附作用(填物质名称)而达到;
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净化水时,c、d两个指标可通过上图中的B、C、过程而达到。
③日常生活中区分硬水与软水用硬水软化常用。
④右图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入水口在下方的优点是。
A.使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B.有助于除去悬浮性颗粒
C.不易堵塞活性炭孔D.可以将硬水软化
⑤水是生命之源,请你提出两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12 。
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
②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29.95 |
①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②上表中,金属元素有种。
如图,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1);
(2)。
此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3)若广口瓶中的水面上升小于1/5,则可能是因为:① ,② :③
(4)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5)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条化学性质:。
(6)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
腾腾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有:
(1) ;
(2) ;
改进后,实验成功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3) 、 ;发生的反应表达式是(4) 。
(5)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