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2,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强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待红磷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 。(写2点)
(3)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若不夹弹簧夹,加热白磷,反应开始时,注射器活塞向 (填“左”或“右”)移动,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活塞移动至_______mL处停止。
(4)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5)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气 。
(2)75%医用酒精溶液中的溶质 。
(3)两个铵根离子 。
(4)标出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3℃时,甲的溶解度为 g。
(2)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3)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 (填“>”“<”或“=”)乙。
(4)t2℃时,在各盛有甲、乙、丙25g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均升温至t3℃,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如图是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
(3)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4)根据E图示所给信息,推出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某食堂的午餐食谱为:米饭、馒头、红烧牛肉、油炸刀鱼和炒青椒。食谱中所有富含糖类的食物是 ;为了补充维生素,应选择的菜品是 。
(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与合成纤维相比较,棉纤维在性能上具有的优点是 (答一点)。
(3)在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成分中,含有的物质不可以是 (填字母)。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铝
C.氢氧化钠
(4)生活中,用于腌渍蔬菜、鱼、蛋等,起到延长保存时间作用的物质是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 。
(2)硅元素 。
(3)镁离子 。
(4)高锰酸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