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l-、Na+、K+ |
B.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一定不存在Na+、K+ |
C.c(CO32-)=0.01mol·L-1,c(NH4+)>c(SO42-) |
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2-)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下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
C.a和b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铁电极 |
D.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
B.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C.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
D.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类的食品,可常喝糯米八宝粥 |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测得1molN2的质量为28g |
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mL |
C.用两只250mL的容量瓶配制0.1mol/L500mL的NaOH溶液 |
D.用托盘天平称得2.5g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1.6g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1L1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mL,其浓度仍是1mol/L |
B.制成0.5L10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L(标准状况) |
C.0.5L2mol/L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 |
D.10g98%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0mL18.4mol/L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
2008年5月我国汶川发生地震灾害,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1mol/L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