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①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②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③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④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同学们在操作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①两细绳必须等长
②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③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④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稍远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m=1.00 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 m/s2,那么:
(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从O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J,动能增加量
ΔEk=________J (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及物体下落的高度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下图中的________.
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
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
题.(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50 Hz)
(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我们把第1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3)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如下图所示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部分纸带.
(4).试根据第(2)、(3)项中的信息,填写下表.
次 数 |
1 |
2 |
3 |
4 |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
W |
|||
小车速度v(m/s) |
||||
v2(m2/s2) |
从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如图A为示波器面板。一位同学在做“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打开电源后,首先在屏上调出了一个最圆最小的亮斑,但亮斑位于屏上的左上角。若想将这个亮斑调到屏幕的正中央,他应该调节_________和__________旋钮
(2)为观察示波器的水平扫描作用,他调节相应的旋钮,看到屏上的亮斑从左向右移动,到达右端后又很快回到左端。之后他顺时针旋转扫描微调旋钮以增大扫描频率,此时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观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的图线,他把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左边第一挡(10~100Hz), 由机内提供竖直方向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他应将衰减旋钮置于_________挡
(4)若示波器显示的输入波形如图B所示,要使此波形横向展宽,应调节___________旋钮;要使屏上能够显示3个完整的波形,应反时针旋转______________旋钮
在远距离输电中, 发电机发出的电压为220伏, 发出的电功率为44千瓦, 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2欧, 为减小输电线损失的电压和电能,使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的升压变压器升压,再用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方式送电.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_______V, 损失的电功率为________W
如图所示是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从图中可知,振动的振幅是______cm,振动频率是_________HZ, 10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