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 )
|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 C.“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武汉到广州新建一条铁路的设想,在铁道部的“九五”规划里就有了。到了2003年,各方觉得技术条件已经成熟,才开始积极呼吁推进武广线的立项。2004年7月21日,国务院批准武广客运专线项目建议书。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建设规划》确定,2005年开工建设武广客运专线。2009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真理是客观的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城市群的崛起以及城市群之间的交通需求,意味着以短途运输为主的公路已不能跟上形势,运载量小的航空运输也难完成新的使命,高铁应运而生。这说明
| A.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
| B.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
| C.建设高速铁路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
| D.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
2006年月10月26日,在梯级调度中心,根据显示屏上所显示的水位和上游入库流量的变化,最终由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宣布156米蓄水成功;然后少数媒体记者将沿坝顶公路一睹“高峡出平湖”的新景观。156米蓄水成功意味着三峡工程又取得了重大进展。三峡工程的兴建表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
|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 |
| C.人们能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和创造规律起作用的条件 |
| D.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定胜天 |
(原创题)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旦东北亚地区因朝鲜进行核试验而造成局势紧张,目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将会戛然而止。温家宝用“十字路口”来形容目前朝鲜半岛核问题所处的局势:“何去何从,事关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各方要看到形势的严峻性,也要看到希望,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努力解决这场危机。“何去何从,事关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 B.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 C.事态发生,其结果是难以预测的 |
| D.整体对局部具有决定作用 |
2006年朝鲜实施地下核实验后,国际社会普遍表示反对,而朝鲜方则认为“这是一次历史性事件,能给朝鲜带来幸福”。上述分歧说明
| A.社会条件不同,人们对同一现象的反映不同 |
| B.知识构成不同,人们对同一现象的反映不同 |
| C.利益出发点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 |
| D.思维方式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