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表《我国1966、1967年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部分),导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在1967、1968年连续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
| |
工业总产值 |
比上年增(减) |
国家财政总收入 |
比上年增加(减少) |
| 1966年 |
2534亿 |
+17.3% |
558.7亿元 |
+24.4% |
| 1967年 |
2104亿元 |
-10% |
419.4亿元 |
-25% |
| 1968年 |
2015.3亿元 |
-4.2% |
361.3亿元 |
-13.9% |
A.一五计划尚未实施 B.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爆发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二战后,日本进行了一些改革,为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 |
| B.引进先进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
| C.美国的援助和扶持 |
| D.对外侵略获得大量财富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时满足“闪击战”、“海战”、“日本发动”这三个条件的著名战役是
| A.法西斯进攻苏联 | B.珍珠港战役 |
| C.法西斯进攻波兰 | D.台儿庄战役 |
联合国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建立这一国际机构的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 B.开罗会议 |
| C.波茨坦会议 | D.德黑兰会议 |
“为了共同的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下列哪一事件能够证明这一结论?
| A.英法德意策划慕尼黑阴谋 |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 D.欧洲联盟的成立 |
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
|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