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
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和奴隶,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 )
A.世袭 | B.多生产粮食布帛 |
C.经营工商 | D.取得军功 |
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
A.秦孝公大力支持 |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 |
“最严重时,失业人数超过1500万,可能高达1700万……占了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农产品价格几乎降到最低点,……纽约股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由崩溃前的87亿美元暴跌到19亿美元。……大批银行倒闭……” “无休止地寻找工作,……持续地节衣缩食使生活变成苦难、……能卖掉的一切东西都被卖了。……城市里到处可见施粥站。……一位作家曾看到50名男子、妇女和儿童蜂拥着在抢芝加哥旅馆外面的一个垃圾桶。”这段材料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①涉及部门行业特别广②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③持续时间特别长④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
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