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采撷到诺贝尔奖这棵大树上最丰硕、鲜亮的果子——诺贝尔文学奖。《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叙述了1950年以后中国农村近50年的变迁,小说以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为主人公,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小说正是通过是“各种动物”的眼睛(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由此,与该作品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 B.《悲惨世界》 |
C.《堂吉诃德》 | D.《等待戈多》 |
“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材料中“他”所推行的改革
A.走出来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B.创办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
C.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
D.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
西方人普遍认为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
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 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③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涉及欧洲多数人的信仰自主权的问题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代最可能发生的事情
A.隋朝大运河开通 | B.王安石大刀阔斧的改革变法 | C.元中书令脱脱专权 | D.林则徐虎门销烟 |
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节目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不放弃自由经济制度 | B.出现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 |
C.希望依靠社会底层度过危机 | D.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
罗斯福说:“民主政府就其本质来讲能够帮助人民抵御过去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灾害,能够解决过去被认为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一条真理。”“民主政府”在新政中发挥的最主要职能是( )。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 B.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C.急剧扩大总统的权力 | D.全面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