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 )
A.推行郡国并行制 |
B.强化君主专制 |
C.加强中央集权 |
D.解决土地兼并 |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
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各国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 B.共和政体的确立 |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原则 | B.自由平等、分权制衡、联邦制原则 |
C.民主、分权制衡原则 | D.联邦制、民主集中、自由平等原则 |
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 |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
C.国王权力旁落 |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