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1962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
观察右图,它是当时我国哪一个历史事件的反映?
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开展大跃进运动 |
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 |
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B.维新变法时期 |
C.新文化运动时期 | D.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
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实行土地改革 |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之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B.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
C.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