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建国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1953年党提出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 A.手工业合作化 | B.农业合作化 |
| C.社会主义工业化 | D.教育现代化 |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 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
| C.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 D.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荫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甲午战 争 |
C.抗日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 |
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 A.左宝贵的部队 | B.义和团 | C.丁汝昌的部队 | D.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
| A.左宗棠收复新疆 | B.曾纪泽收回伊犁 | C.刘永福抗法 | D.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
列强在近代形成共同宰割中国同盟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 B.“门户开放”政策实行 |
| C.“二十一条”的出台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