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表。当地表层为潮湿、粘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地   点
A
B
C
海拔(m)
400
250
460
某沉积岩埋藏深度(m)
212
73
221

 
该区域可能属于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该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大豆 C.苹果 D.茶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价廉质优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23~24题。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0~21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读表,回答18~19题。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比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5408.8
1.6
47.4
51.0
40627

11674.4
8.8
50.2
41.0
14908

4340.9
19.5
40.0
40.5
6565

1180.0
23.8
40.2
36.0
3140


上表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上表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