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暑假期间,希望中学开展了“我与家长共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张晓和爸爸同读《水浒》,当他们读到“鲁提辖打死镇关西”这一情节时,发生了分歧。请你根据提示,结合相关情节完成下列对话。(每句话不超过50字)
崇拜英雄的张晓说:
身为律师的爸爸说: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材料一:中欧各国的“文化年外交”已经进行了10年——包括“中法文化年”、“西班牙年”、“希腊文化年”、“中意文化年”等活动。
材料二:2004年1月24日是中国农历春节,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披上了“中国红装”,70多万法国民众涌上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争睹来自中国的万人盛装游行表演,人数之多,甚至超过了每年法国的国庆大游行。“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材料三:2009年在中国举办的“俄语年”和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的“汉语年”活动成为两国文化生活中的标志性事件。中国22个省、市与俄23个联邦主体共举办500余项活动,上亿人次参与。在2009年10月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上,当时的俄罗斯总理普京亲自为“情动俄罗斯——中国人唱俄语歌”获奖的中国小伙子颁奖。
问题:中外文化年的举办有怎样的意义?(至少写出三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长在荒漠中的依米花,默默无闻,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那是无比绚丽的一朵花,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的色彩。
但是,它的花期很短,两天后就会随母株一起枯萎,开花就意味着它生命的终结。
开花的植物对水分的()很大。但依米花只有一条主根,孤独地蜿蜒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寻找有水的地方,那需要幸运和顽强努力。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在沙漠里寻找水源。然后一点点()养分,在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养分后,它开花了!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因耗尽了所有的养分而凋零。
人生的道路有几十年,但像依米花那样勇往直前的岁月真是太少了。用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会比现在做得更好!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备选词语:需求要求积淀积聚选文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发挥想象,在选文中的横线处写一句描写依米花的话。(2分,不超过20个字)
活动二:青春的思悟。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自然,使你心开气阔,识见广增。请你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写出自己的感悟。30个字左右。(3分)
你班进行“背起行囊走四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活动一:走进大自然。云雨雷电,节气变化,都影响着人的活动。下面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观察总结出的谚语,请你解释其中的意味。(2分)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四季更替,风物长新。一朵云,一阵风,一棵树,一枝花……是否唤起你心中的诗意?盼望下面的诗句能让你跃跃欲试,动笔将自己徜徉自然的观察感受用四个诗句表达出来,请选用恰当的修辞方法。(2发)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田野拔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
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