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有原子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3)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什么?请具体阐述它的内容。
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切实贯彻全会精神,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奋斗。此前中共中央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
运用“立党为公、执政兴国”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其特有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该主题,倡导了绿色低碳环保等理念。请再列举两个理念,并指出所举理念依据的哲学原理。
自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缓慢复苏中,但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等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威胁。对中国经济发展而言,2011年将面临危机四伏,同时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
请运用辩证法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探讨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实现转“危”为“机”。
多年来,我国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立足本国实际,瞄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前沿,不畏艰难,不懈探索,反复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获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在这个意义上说,2010年“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的成功,是科学精神的成功。
请问:“嫦娥二号” 的成功发射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辩证关系和方法论?(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