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应对经济形势的以上做法体现了( )
①坚持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②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坚持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依赖于实践,理性认识不依赖于实践 |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
C.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理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
D.感性认识对实践没有指导作用,理性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指( )
A.本质和现象. |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
C.实践和理论 |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 )
A.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 B.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C.一切从实际出发 |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揠苗助长的典故中“宋人”的错误主要在于( )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
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美国的火车旅行家保罗·太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到,“只要有昆仑山脉存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
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
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