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态下,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是小康生活的基本需求。当前,我国旅游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15年预计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约36亿人次,增长10%,人均出游率已经接近3次;全年完成旅游直接投资680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民间资本占57%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打破了国有、集体资本一统天下的格局;全年新增5A级旅游景区9家,目前全国5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184家。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许多人提倡先行先试,先行先试,就是可以先走一步,搞试点,搞试验。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但是错误的认识也是美好的探索,我们可以在总结这些之后形成正确的,从而把改革发展向更高的层次推进。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我国发展旅游业是如何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
(2)根据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错误的认识也是美好的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沾化冬枣被誉为“中国第一果”。前几年,冬枣价格每公斤高达50元左右,当地农民纷纷扩大生产,着实赚了一把。近年来,由于冬枣在全国各地的扩种,2012年虽然冬枣大丰收,枣农却大赔本,每公斤才买到3元左右,导致大量冬枣烂在地边。然而今年在北京、济南等大型超市优质、无公害冬枣的价格却高达每公斤30元左右,相差整整10 倍。究其原因,一是枣农长期使用剧毒农药导致冬枣质量下降;二是远途运输,挤压腐烂,成本过高;三是单纯以原枣出售,没有深加工;四是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包装和宣传不到位,其他地方的冬枣大量冒充沾化冬枣;五是本地市场混乱,恶性竞争激烈。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你认为该如何改变沾化冬枣现状,让枣农多赚钱?
材料一:我国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及财政支出比重(2013年度)
注:2013年全国税收总收入为12.9万亿元。截止2013年底,全国各级政府共计负债20.6万亿元。
材料二:下图为拉弗曲线,该曲线大体上解释了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关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概括我国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用数据予以证明。
(2)为解决地方债务的问题,国家某课题组为政府提交了三套方案。
方案A:提高税率,增加税收种类。
方案B:厉行节约,严格控制新债。
方案C:加印钞票,减少民生支出。
在上述三个方案中选择两个不恰当的方案,并运用材料二的信息以及经济生活知识,分别说明实施这两个方案的后果。
材料一:某省近三年的GDP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
GDP(亿元) |
城镇人均(元) |
农村人均(元) |
2010 |
9 160 |
15 505.42 |
5 467.08 |
2011 |
10 863 |
17 961.45 |
6 196.07 |
2012 |
11 950 |
19 577 |
6 680 |
材料二:某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等,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勒了中国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路线图。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某省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
(3)结合材料三,简答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示意图
图1、图2共同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什么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图1: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2006-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3:2006-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4:2006-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材料二:2010年,我国各地各行业普遍涨薪,最低工资标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受到员工的广泛欢迎,但一些经营者却有这样的担忧:涨薪会加重企业负担,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联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生产、劳动与经营”的有关知识,针对企业经营者的担忧进行分析。
(3)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材料二中员工与经营者对涨薪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