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内突触分布和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突触分布于神经中枢 |
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电位变化的形式,经突触沿感觉神经传导 |
C.在突触上,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 |
D.在生物体内的反射弧中, 兴奋传导是双向的 |
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 |
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每条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 |
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 |
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
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 |
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不属于细胞免疫 |
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强大于140 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CO2全部进入叶绿体 |
B.光强小于1 255 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
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
A.有38个肽键 |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