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
| B.物种①密度上升的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 C.物种①比物种②耐干旱能力低所以逐渐消失 |
| D.在适宜气候条件下该群落最终演变为森林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
|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
|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 浓度下降引起的 |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 A |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实验组:2mL3%的H2O2溶液+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后观察 对照组:2mL3%的H2O2溶液+1mL蒸馏水,保温5min后观察 |
| B |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
实验组:2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 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3%的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
| C |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
5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 温度升高10度,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 D |
验证pH对酶催化速率的影响 |
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不同pH的缓冲液,再均依次加入1mL 新鲜唾液、2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适宜温度保温5min后用 斐林试剂检验 |
较长时间的无氧呼吸,陆生植物就会受伤死亡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产物酒精使蛋白质变性,细胞死亡 |
| B.释放能量少,进而加速有机物的消耗 |
| C.无氧呼吸放出的热能导致酶变性失活 |
| D.缺少某些中间产物,阻碍某些物质的合成 |
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
| B.无水酒精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 |
| C.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使用的解离液成分是盐酸和酒精 |
| D.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在体外培养将无限增殖;
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细胞中原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络的“语言”或“文字”;
⑥癌细胞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③⑤⑥ |
| C.①③④⑤⑥ | D.①③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