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月22日,《世界邮报》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他强调:“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中国之所以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从基因上看主要是因为(  )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④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有些大学生择业时非管理岗位不去,非高薪企业不去,非体面的工作不去。这需要大学生树立()

A.自主择业观 B.竞争就业观
C.职业平等观 D.理想择业观

2010年5月28日,首届21世纪中非投资与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长期以来,在合作中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务实、开放”的原则,正是中非传统友谊“置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的关键所在。这体现了我国()

A.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为外交的根本出发点
C.以平等、互利、务实、开放为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新华社北京2010年4月2日电,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  胡锦涛表示,奥巴马总统就职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就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并为中美关系发展确立了新的方向。这体现了()

A.中美两国的战略同盟关系进一步巩固发展
B.中美两国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中美双方存在的共同利益是两国合作的基础

中国自1990年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先后参加了多次联合国维和行动,忠实地履行了应尽的国际义务。2010年5月24日,一个当兵6年的士兵,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当代中国军人对和平的守望,中国赴苏丹瓦乌维和工程兵大队谢保军把26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非洲维和战场。,牺牲在维和一线。这一天,距联合国授勋仪式仅剩7天。这个铁军部队普通士兵的英名写在了联合国维和史册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笔吊唁“对其为苏丹和平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深表敬意”。在联合国授勋仪式上,他被授予“维和特别贡献奖”。这说明()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着世界和平
C.组织国际维和行动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D.中国支持并参与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2010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因强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工作部署,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和协调开展救灾工作,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材料体现了()
①党和政府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②党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③党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④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将统筹引导各方面力量,通过实施财政、税收、金融、教育、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帮助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考虑到舟曲县是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安排以中央财政资金为主,甘肃省要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安排社会捐赠资金、银行贷款、居民和企业自筹资金等,形成合力。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中的()原则。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灾难面前,各族干部群众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像保护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这因为民族团结()
①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②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③有利于推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
④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