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首提经济“新常态”,11月两次再提“新常态”并要求全社会要适应“新常态”。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指在我国三十年经济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后,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时期保持7.5%左右的增速。新常态下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体现了
①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处于绝对的运动中,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和过程
④规律是客观的,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习惯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社会,必须适应“新常态”。这主要是因为
①认识必须随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专家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这种说法是基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社会意识产生于实践并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在实践中转换为现实的力量
④价值观能够直接将理念转换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4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考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饮茶有益于健康,但“饮茗不与四时同”。一般认为春饮花茶长精神,夏饮绿茶身清凉,秋饮青茶可润燥,冬饮红茶暖心甜。上述茶文化中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D.想问题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个人如果只去过北京上海,就断言中国发达,肯定会招来质疑;同样,只沉迷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也很难了解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材料启示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①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
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14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每一个改革者必须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强化问题意识,不回避问题,就是要

A.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流与支流
B.承认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承认矛盾普遍性,在分析解决矛盾中促进事物发展
D.坚持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