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它位于碱金属族,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元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①锂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②碱金属单质都需要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③锂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 ④锂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的相同 ⑤“类钫”单质是强还原剂 ⑥“类钫”在化合物中是+1价⑦“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l g·cm-3⑧“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 A.①②④⑧ | B.①②③⑦ | C.③④⑤⑧ | D.①③④⑦ |
a g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气体(1.01×105 Pa,120℃),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氧化钠增重b g,符合b>a 的选项有
| A.HCHO | B.CH3COOCH2CH3 | C.HOOCCOOH | D.蔗糖 |
相同状况下,在容积相同的三个烧瓶内,分别充满干燥的NH3、HCl、NO2气体.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烧瓶内3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3:3:2: | B.1:1:1: | C.2:2:3: | D.无法比较 |
将17.9g由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5.4g。若HNO3的还原产物仅为NO,则生成NO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2.24L | B.4.48L | C.6.72L | D.8.96L |
在溶液中,反应
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状态均为
、
、
。在三种条件下,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平衡常数:①<② |
B.反应A+2B C的![]() |
| C.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60% |
D.实验③平衡时![]() |
CS2是一种恶臭气体,把它滴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有一种淡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把产生的CO2通入A mol Ca(OH)2的溶液中得到B mol白色沉淀,则CS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白色沉淀物质的量的1/3B.4Bmol或4(2A-B)mol
C.氧化产物的4倍D.Ca(OH)2的物质的量的4倍或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