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康有为 | B.孙中山 | C.陈独秀 | D.蒋介石 |
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A.中法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维新变法 | D.日俄战争 |
“中国三军败绩”,在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朽 | B.清政府不抵抗 |
C.中国人民不觉醒 | D.日本的强大 |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从前我们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其中的小国是指
()
A.英国 | B.法国 |
C.俄国 | D.日本 |
19世纪末的一场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全力撞向日舰.最终壮烈殉国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 | B.李秀成 | C.左宗棠 | D.邓世昌 |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清末郑观应的这首诗描述的应是哪次海战的悲壮场面()
A.丰岛海战 | B.黄海大战 |
C.青浦大捷 | D.威海卫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