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A.75% | B.50% | C.42% | D.21% |
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
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六营养级
| A.①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下降,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
|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产卵能力下降 |
| 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 |
| 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
|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
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在 A 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
| B.在 B 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
| C.在 C 期间的平衡状态与 A 期间和 B 期间中发生的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 |
| D.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竞争 |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可表示森林在火灾后进行的演替 |
|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
|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
| D.人类的活动往往影响到甲、乙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下图表示 3 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 a 和图 b 中 3 个 物种的资源利用 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 a 中 3 个物种与图 b 中 3 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a 中 3 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 b 中 3 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
| B.图 a 中 3 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 b 中 3 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
| C.如果资源有限,图 a 中物种 2 有被排除的危险,图 b 中物种 3 有被排除的危险 |
|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