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乙丙丁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分裂细胞图和坐标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 |
| B.甲、乙两图分别对应丁图中的BC和CD段 |
|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不可能是卵细胞的增殖过程 |
| D.丙图中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 |
以下的各种杂交方式及所采用的处理方式相符合的是
| A.杂交方式:豌豆属雌雄同株同花,若高茎♀×矮茎♂ 处理方式:花成熟开放后,母本去雄并套袋 |
| B.杂交方式:蛇麻属雌雄异株,若二倍体♀×四倍体♂ 处理方式:一般在开花前先去雄,再套袋隔离 |
| C.杂交方式: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若同时正反交 处理方式:亲本双方均对雌花套袋,并人工授粉 |
| D.杂交方式:西瓜属雌雄同株异花,若四倍体♀×二倍体♂ |
处理方式:母本必须去雄,雌雄双亲均要套袋隔离
1944年,科学家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将S型细菌的DNA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其中的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决定的
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R型细菌细胞中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DNA是遗传物质
有100个碱基对的某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第4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
| A.900个 | B.600 | C.280 | D.320 |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
|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
|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
| D.碱基配对方式共有4100种 |
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
|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
|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 |
| D.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活动来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