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从 2011年11月1日开始,我国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开始实施,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
(1)随PM2.5吸入人体的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该病毒要在人体内繁殖时,所需直接能源物质是       ,由            提供。
(2)如图是H1N1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则: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      (有/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决定簇,然后呈递给T细胞,由T细胞膜表面实质为       的特异性受体识别并接收。
(3)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所起的作用是        ;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接受到抗原的刺激后可以增殖分化为一种能让靶细胞裂解的        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过程中的        阶段。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以小鼠为对象进行的各项研究工作,请分析回答问题。
(1) 在小鼠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______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此时,瓶壁上形成细胞层数是______。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耍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______。
(2) 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与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作用类似于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鼠。这种方法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中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的______转入______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使其发育成与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该技术称为______。
(4)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    ,以防止杂菌污染。通常在______条件下保存细胞,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细胞中______的活性降低,细胞的代谢速率降低。

下图表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细胞中与棉花的DNA分子结合起来而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科学家在进行①操作时,要使用酶。
(2)在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加入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四种脱氧核苷酸和
(3)图中的Ⅱ是,Ⅱ由目的基因、组成。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约80%的转基因植物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除此之外,还有
(5)图中的Ⅲ是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一株棉花,这株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可进行水平的鉴定。
(6)转基因生物快速发展引发公众的不安,主要体现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等三个方面,其中食物安全主要是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 4 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 4 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
甲组 ______________ ;乙组 ______________ ;丙组 ______________ ;
丁组 ______________ 。
(2)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

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引起肌肉收缩。
(2)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体液、细胞)免疫的应答。

甲图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乙图示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