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为3:1 |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 D.测交后代比为1:1 |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某些细胞处于甲、乙、丙等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生物膜面积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三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相似 |
B.乙到丙可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激素的膜变化 |
C.乙到甲可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膜变化 |
D.甲到乙可表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唾液腺上皮细胞的膜变化 |
珍稀物种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用于农业种植,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所示是栖息地破碎对白脸猴种群动态的影响。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
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出生率高的缘故 |
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因为气候和疾病等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忽然灭绝 |
D.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
取某种植物幼茎等长切段若干(无芽和无叶)均分为四组,a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浓度),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各组切段的平均长度,实验重复两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以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 |
B.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均能促进切段的生长 |
C.d组切段伸长最多,说明d组使用了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
D.b组切段伸长最少,说明b组使用了高浓度生长素溶液 |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
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
下图为某生物体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示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场所1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 |
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 |
D.细胞C和细胞E中核酸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