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丁四只果蝇(其中甲、乙雌果蝇,丙、丁为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和丙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和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9600只,黑体果蝇400只。F1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亲代群体中灰身果蝇的百分比为________。
(4)乙×丁的杂交后代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出现该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或者是后代个体发育过程中仅由环境条件改变所引起的。请完成下列实验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该片段时胚胎致死)实验步骤:
①用该白眼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AY的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III.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
(10分)下图是某种核酸分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核酸分子的名称是。
(2) 图中所示1、3、4的名称分别是、、。
(3)此核酸与另一种核酸相比,其特有的碱基中文名称是。
(10分)下图为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图,据图回答:
(1) 填写以下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
① ; ④ ; ⑥ 。
(2) 该图所示化合物名称为 ,是由 种氨基酸构成的。
下图为两种细胞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2)甲、乙两种细胞都有相同的结构,反映了细胞的性。
(3)甲、乙两种细胞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的不同点是。
(4)用甲基绿和吡啰红混合染料将甲细胞染色,哪个部位会呈绿色?。
以下是一些细胞及其合成的物质,它们的对应关系是:(把答案写在括号内)
A.唾液腺细胞() 1、胰岛素 |
B.胰岛B细胞() 2、抗体 |
C.浆细胞() 3、神经递质 |
D.神经元() 4、生长素 |
E、发育中的种子() 5、唾液淀粉酶
下图表示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1)1号和2号胚芽鞘生长情况分别是和。
(2)4号胚芽鞘生长情况是。
(3)5号和7号胚芽鞘生长情况分别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