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也赏给部分货币或黄金;地方首长每年年初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上报国君,到了年终必须到国君那里接受考核。这说明( )
A.封建小农经济初步形成 | B.郡县制在部分诸侯国建立 |
C.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 | D.政府管理专业化水平下降 |
针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在研究学问上的不足,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家提出了( )
A.工商皆本 | B.格物致知 |
C.经世致用 | D.发明本心 |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 B.从天人感应出发 |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观察图,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在于( )
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 |
B.将心学发展到顶峰 |
C.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
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他的基本观点是( )
A.将背离儒家传统的道教、佛教视为夷狄之教 |
B.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
C.宣称儒家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道统”思想 |
D.指出唐朝根本弊端在于不重儒学纲常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