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烟标可以见证航天历史,下面三枚烟标告诉我们( )

“70”烟标 “424”烟标 “卫星”烟标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
| C.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火箭发射成功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说: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罗马帝国灭亡后,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的终结,西欧进入分裂割据
②罗马文明的很多元素在中世纪以来得到传承(如罗马法和基督教等)
③从制度的优劣得失或从文明的传承关系等视角比较唐与罗马的灭亡
④钱穆所言“中国”是指中国的传统文明,唐朝对中国传统文明有重要贡献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会战开始前,中国方面及时发现日军企图,正确判断日军进攻方向,采取了相应部署准备,在平汉路武胜关、广水段先发制敌,袭扰日军后方,威胁武汉,对日军进行战役侦察,破坏其企图。……会战结束后,日军认为确保对该城的占领,可给重庆蒋政权以更大的威胁,……战略价值极大。”这里的“会战”指的是
| A.淞沪会战 | B.徐州会战 |
| C.武汉会战 | D.枣宜会战 |
袁世凯在清帝退位之后致南京临时政府的电报中说:“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所公认。……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1912年5月,有记者向孙中山问道:“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孙中山明确回答:“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孙中山说袁世凯“鼓动共和久矣”带有一种故意推举的成分 |
| B.袁世凯积极拥护辛亥革命 |
| C.意味着袁世凯彻底转变成真正的共和主义者 |
| D.革命党人没有认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真面目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经济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显示了
| A.国民权利和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 B.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革命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
下方是一幅遮住图例的地图,题为“1914年的亚洲”。图中 /// 阴影覆盖地区属于
| A.英俄殖民地 | B.法俄租借地 |
| C.英俄势力范围 | D.法俄势力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