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实验知识,将下列相应的表格补充完整。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
下列活动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
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
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