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一:某校七年级学生小红,爸妈平时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有一天,爸爸妈妈有事都不能回家做饭,小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又冷又饿,小红不自觉地哭了起来……
情景二:星期一下午,小强刚放学回到家,居委会的刘大妈就告诉他,爸爸因车祸受伤被送往医院了,而妈妈又值夜班……
请你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设想情景二中小强会怎么办?
(2)根据上述两个情景谈一下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高的荣誉,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市民素质。郑州市自2000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市民锁定目标,真抓实干,15年如一日,铸就了一条文明城市建设的康庄大道,使郑州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郑州都市区展现在人们眼前。继2011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后,2015年2月郑州市再次蝉联这一荣誉称号。
据此,你校团委以“点赞郑州增辉郑州”为主题在全校开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点赞郑州:写出郑州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温馨提示:成果可以是某种现象,也可以是典型的人或事。两方面即可,4分)
(2)增辉郑州:谈谈你准备如何以实际行动为文明郑州贡献力量。(两方面即可,4分)
中国和日本有两千多年的交往史,友好是主流。19世纪后半叶,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了杨靖宇、张自忠、彭雪枫、“狼牙山五壮士”等一大批抗日英雄,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举行包括纪念大会、阅兵式、招待会和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据悉,你校学生会和团委正在联合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弘扬抗战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写出能反映抗战精神基本内涵的关键词。(写出四个即可,4分)
(2)请你谈谈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有何现实意义。(两方面即可,4分)
(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两方面即可,4分)
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在亚非欧大洲的版图上延伸,诉说着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为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国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赋于了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一带一路”连接着“中国梦”与“世界梦”,从2013年提出,经过2014年的酝酿与谋划,2015年进入务实推进阶段,已经得到近60个国家的积极响应。
材料二:“一带一路”建设中,河南是沿线重要省份,具有区位、交通、市场、产业、文化等综合优势。近期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指出,河南省发展要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驼铃声远,宏图再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必须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在雄浑瑰丽的“一带一路”交响乐中奏响时代强音。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提出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说明了什么?(两方面即可,4分)
(2)在下表中任选三方面简述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河南具有的独特优势 |
|
市场 |
示例:河南有一亿多人口,是巨大的消费市场 |
区位 |
① |
交通 |
② |
产业 |
③ |
文化 |
④ |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他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材料二: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战场,为保证工程如期贯通,河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攻坚克难、顾全大局,先后筹措和撬入资金数十亿元,关停并转污染企业801家,移民22万人,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方面即可,6分)
(2)结合材料二和图示,说明河南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两方面即可,4分)
最近,我们班开展了以“关心祖国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我准备的有关热点专题,请你帮我完成相关问题。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将抗战遗址的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请你谈谈保护抗战遗址有何重要意义?(两方面即可,4分)
【“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2)说说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认识“四个全面”】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强调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3)学习的过程中忘了一个“全面”,请你帮我补上。
(4)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