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5°E附近的四座太阳能电站春分日正午电池板倾角示意图,四地由南向北是( )

|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 C.丙乙甲丁 | D.丁甲乙丙 |
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 A.致灾因子强度 | 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
| C.孕灾环境大小 | 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①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②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
③1996年菲律宾坎拉翁火山爆发,造成4名登山队员失踪
④1952年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一座新的火山岛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③D.②④
图12中甲为1978年各省工业GDP份额比重分布图,乙为2001年各省工业GDP份额比重分布图。回答问题。
东北地区工业增长与东部沿海相比变化明显,主要是
| A.劳动力短缺,工资成本高 | B.资金充裕,技术更新快 |
| C.工业基础薄弱,配套协作条件差 | D.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增长强劲其主要原因是
| A.临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 B.工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 |
| C.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 | D.资源能源丰富 |
宁启铁路位于江苏省中部,它西起南京,经扬州、泰州、海安,再经南通、海门至启东,全长约351公里。目前,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项目已基本成型,工程完成后,运速将大大提升,列车时速有望提高到200公里以上,届时,南京至南通仅需一个半小时,宁启铁路将成为江北第一条城际客运铁路。回答问题。
对宁启铁路的区位选择具有决定影响的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 B.地形条件 | C.人口和城市分布 | D.矿产资源分布 |
宁启铁路的开通,圆了扬州人的“火车梦”,结束了扬州没有铁路的历史。扬州历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逐渐萧条的原因是
| A.水源供应不足 | B.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
| C.政治中心的转移 | D.交通运输条件变化 |
宁启铁路沿途主要经过苏北平原南部,苏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2月公布了十大“新天府”评选结果,宁夏平原、三江平原、苏北平原等十个地区被评为“十大新天府”。与三江平原相比,苏北平原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①水热资源丰富②复种指数较高
③粮食商品率高④耕地面积广大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图10是“我国南方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问题。
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关于该区域农村发展方向的叙述,最合适的是
|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 B.大规模地植树造林 |
|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