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
|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
|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
|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
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小题。
表:我国四省(区) 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 省(区)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
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
| ① |
34.3 |
532.5 |
1865.8 |
15.8 |
| ② |
53.5 |
1539.1 |
727.9 |
15.0 |
| ③ |
51.9 |
542.4 |
404.4 |
0.4 |
| ④ |
31.1 |
361.0 |
184.6 |
2.0 |
表1中① ,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陇,黑,川,苏 | B.苏,川,陇,黑 |
| C.黑,川,陇,苏 | D.川,黑,苏,陇 |
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
|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
|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
| D.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
|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
|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
|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黄河水 |
下图是我国某地及其周边地区自然景观图,读图回答第小题。
我国选择在A地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是因为该发射中心
|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
| 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
| 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好 |
| 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
A地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处肥沃的冲积平原②气候温和湿润
③有丰富的冰雪融水资源④地处河流干支流汇合处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小题
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 A.自北向南增高 | B.自西向东增高 |
|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
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 B.降水 | C.热量 | D.坡向 |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小题。
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 A.石油开采 | B.桉电站建设 |
| C.海岛旅游开发 | D.港口建设 |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小题。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差逐渐变小 |
| B.气候海洋性越来越强 |
|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
|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 B.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 |
| C.非地带性 | D.垂直地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