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在T℃时发生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67mol/(L·min)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D(s)2A(g)+ B(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A)2·c(B)
C.已知反应的△H>0,则第5分钟时图像呈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高体系的温度
D.若在第7分钟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则表示A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的是b曲线
某学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后,经测定发现溶液浓度偏低。该学生找出以下原因,其中不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
B.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 |
C.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钠跟水反应: Na + 2H2O = Na+ + 2OH-+ H2↑ |
B.铁粉跟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3++ 3H2↑ |
C.向A1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13++3NH3·H2O=A1(OH)3↓+3NH4+ |
D.向硫酸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H++SO![]() |
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
B.为提高高锰酸钾![]() |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 |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BaCl2溶液 |
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 B.2∶1 | C.3∶4 | D.4∶3 |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且呈小球状游动 ②钠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中③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④钠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⑤金属钠只有还原性而没有氧化性()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