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反应Cl2+H2O
HCl+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HClO浓度增大,H浓度减小,可加入
| A.Na2SO3固体 | B.水 | C.CaCO3固体 | D.NaOH固体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将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氯离子 |
| B |
向丙醛溶液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
确定丙醛中是否含有醛基 |
| C |
向工业酒精中加入无水硫酸铜 |
确定工业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
| D |
电石与水反应,制得的气体直接通人酸性KMnO4溶液 |
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炔 |
紫草宁(shikonin,见下图)是从生长在亚洲学名叫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的一种植物的根部提取出来的红色化合物。几个世纪以来用做民间药物,如今用于配制治疗跌打损伤的膏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紫草宁的分子式为C16H16O5 |
| B.等量的紫草宁与NaOH溶液、浓溴水反应, 消耗NaOH、Br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
| C.紫草宁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
| D.常温下紫草宁不易溶于水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分子中含有12个H原子![]() |
|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
|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D.1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NaOH溶液反应,消耗其物质的量均为3mol |
有机物X(C4H6O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萍果、葡萄、西瓜、山渣内为多,该
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
⑴1mol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5 mol气体
⑵ X与醇或羧酸在浓H2SO4和加热的条件下均生成有香味的产物
⑶ X在一定条件下的分子内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根据上述信息,对X的结构判断正确的是()
| A.X中肯定有碳碳双键 |
| B.X中可能有三个羟基和一个一COOR官能团 |
| C.X中可能有三个羧基 |
| D.X中可能有两个羧基和一个羟基 |
下列各项括号内为杂质,后面为除杂质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A.乙酸乙酯(乙酸),加NaOH溶液、分液 |
| B.福尔马林(乙酸),加Na2CO3溶液、分液 |
| C.溴乙烷(乙醇),加水振荡、分液 |
| D.苯(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