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加快 “中国明清城墙”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2014年10月,南京城墙管理部门欲对25公里长的现存城墙进行全面清理,引发了市民热议。大多数市民认为,绿植赋予了城墙新的生命,清理后就没有古都气息了,应该保留;而城墙管理部门担忧城墙的安危,认为该清除。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郝日明表示:哪些该清除,哪些可保留应视具体情况。全部清理或全部保留,都不科学。既要保护城墙,又要保护风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要分析南京的“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的文化价值。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两人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阵营?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哪两种形态?基本观点各是什么?
(3)它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简答题:
(1)国内某一线女主持买了一座售价为800万元的别墅,首付600万元住进别墅,两年后付清了余下的200万元。可是不久女明星被台里雪藏了。因生活所以迫,她把别墅卖给了一个美国人。美国人花了90万美元买了这座别墅。这时黄金价格上涨,于是女明星用90万美元兑换的人民币买了黄金,存入了银行。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了那些职能。
(2)“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这里的凝聚母亲心血的“游子身上衣”是商品么?
(3)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4)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的意义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 ”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2012年5月。-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接受《南方都市报》的采访时说,政府账本要“晒一晒”,市民都 想“审一审”。省财政厅通过在官方网站公开政府“账本”,引得网站被 市民“点爆”。网民参与的广泛性和灵活性,使得网络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时代特征,网络监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1)网络监督属于什么监督方式?除此之外,公民还有哪些行使监督权的方式?
(1)网民参与网络监督有何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