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思想和思想活动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汉代的主要祭孔活动有: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亲自到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汉元帝在位时,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公元29年,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为特使到曲阜祭祀孔子。公元59年,汉明帝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历次祭孔活动的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汉代如此祭孔的原因。
材料二 晚清进步思潮是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剧变的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当时出现了持续不断的全局性社会危机及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晚清涌现出来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实践意义,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被人们用作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的工具或者思想武器。……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而旧思潮却仍然要与新思潮相互纠缠并延续很长一个时期,这样的纠缠有旧思潮对新思潮的孕育,也有对新思潮的遏制。……当时思想家们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憧憬,也表明他们对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国情知之甚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上思考不够熟。
——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和特点进行论证。(要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三幅地图反映了不同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的控制区域的情况。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

图一 1919年

工业经济与美国的诞生和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什么关系?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内外政策使其工业生产跃居并保持世界首位的?

以下材料是淝水之战前夕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请认真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1“(苻)竖曰:“……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击晋,校(较)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材料2京兆尹慕容垂(鲜卑族人)言于竖曰:“弱并于强,小并于大,此理势自然,非难知也。以陛下神武应期,威加海外;虎旅百万,韩(信)、(白(起)满朝,而蕞尔江南,独违王命,岂可复田之以遗于孙哉!”
材料3 阳平公(苻)融曰:“……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鲜卑、羌虏,我之仇雌,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今)轻举大事(伐
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
材料4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且彼(晋)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末可伐也!”
——以上均摘自《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
请回答:
(1)材料1中苻坚的话流霹了一种什么情绪?它将对战争发生什么影响?
(2)材料2、3、4中,三位大臣的话是否都是忠言?试加以分析。
(3)淝水之战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19世纪末,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各呈现出哪些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制约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历史学家黄仁宇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体分为三个帝国时代:1、秦汉帝国,2、隋唐宋帝国,3、明清帝国。把握每一个时期社会的整体面貌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和认识历史,结合史实简要说明,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前期(1368年—1840年)在经济、政治和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各有哪些共同特点?明清时期的文化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