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各题
野水孤舟
梁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梁栋,咸淳四年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杭州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分析颔联的表现手法。
颈联中的“空”和“坐见”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
阅读柳永的《望海潮》,回答问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词的上片赞美杭州,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请找出词中描写“形胜”的句子,并描绘其所写景象。
答: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 袍袴宫人扫御床。
12.本首诗的“诗眼”是哪个词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颔联的主要内容。
13.“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表现了怎样的生活现实?对表达全诗主旨起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从内容角度,两首诗均属诗,他们都应用到的表现手法是。
毛诗笔下的梅花有何特点?
答:陆诗笔下的梅花有何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
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
数叶迎风尚有声。
⑴本诗写梧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⑵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举你所知的一句印证你的观点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作者南宋词人曾觌(dí)1169年隆冬去金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