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的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在此,孟德斯鸠认为

A.法律有阶级性 B.法律地位至上
C.司法必须公正 D.法律并非万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同历史时期的袁世凯,被世人称为“危世英雄”、“乱世枭雄”与“顺世奸雄”。袁世凯曾经把当年促使清廷逊位的历史性一幕,非常形象地称之为“拔大树”。“拔大树”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
C为中国政治民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D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国家
年份
捷克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1948年
68%
66%
29%
33%
1952年
29%
29%
15%
11%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连续性的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材料说明“争臣”( )
A有利于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有利于对天子诸侯的谏议
C从法律上真正约束了王权 D防止了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